眼中的余秋雨

原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5cf5f50100cvk3.html

2009年3月9日
余秋雨不是第一次来浸大开讲座了,这次的主题是《唤醒自己身上的历史》,只抱歉的说一声,介于我是个文盲,之前竟然以为余秋雨和老舍是一个辈分的,以为他已经那个什么了。还上百度搜索他到底那个什么了没有。
有幸听到他的讲座,虽然我不喜欢文学也不喜欢历史,但是听了他的讲座后觉得内容很精彩,他的口才的确不一般,而且作为一位前辈加之阅历甚多,值得听取和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他的主旨是唤醒每个人自身的历史,记录下每个值得回忆的片段是很需要的,所以我才突然发这么多篇文章留念下发生过的经历过的一切啊。讲座分四次,这次过后还有三次。这次他所讲的是质疑了历史的可信度以及结合了自己童年的回忆引发出联想。

名人的演讲方式就是不同,连幻灯片都是用手写的,这是我第一次看到。

给几张图片 手机拍的


 

 

2009年3月16日

今天讲的主要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感觉就像是在上历史课一样,听故事般挺过去了,对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扫盲运动和文化教育褒了一番,到8:30提问的时间,突然冒出一个“反共派”,一个中年男子自称自己是“老人”了,操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叙说了一大段,我心想这人要讲个没完没了了,接着后面就奇怪了,越说越不靠谱了,开始抨击共产党了,说共产党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来最大的灾害,迫害人民等等的,不知道他是哪个派的,余秋雨这回听傻了,脸都差点变绿色了,一位教授感觉情形不对开始打断他的话,冲出来当主持了,不让他再继续说下去,大家都很惊讶怎么会问出个这样的问题,本说接着下一个人提问,不过余前辈还是回答了这位人的话,扯了一堆我也不太清楚扯的什么,有些转移话题的嫌疑,但是有句比较切题,意思大概是这样的“我们所见到的历史或许能够互补(没有否决那人的观点),但是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过去极端的事情不能用现在极端的行动去报复”,好像是这样的意思,迟后发部分录音上来。

这是“反共派”的说话

 

2009年3月23日
今天老余讲的是文革,他反复地提到大家要具备判断能力,从身边而不是从书本上寻找真实的历史,对那段历史的褒贬也毫不讳言。另外还介绍了他在山上的那段“隐秘学历”,听起来真有些像武侠电视里面的闭关修行,他们那个年代出生的人真的是经历了一波又一波啊,实在是经历了太多。由衷的感慨啊。这次就像是文革的专场故事会,讲述了这么一段历史,他的口才不是一般的好,2个半小时不间断连水都没喝一口的。结尾那些话实在是有道理,我也记不得那么多了。在讨论到韩国申请“端午节”,余秋雨对这个有什么看法时。他回答道“好的节日可以世界共享,我们的38妇女节51劳动节都是过着别的国家发明的节日,大家也不必太过担心中国文化的流失,文化的表现不在于节日而在于其精神价值(对父母、家庭、后代的思想观念以及责任)和生活方式。。。。。。。所谓故乡故国只不过是我们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而已”,他对唐朝开放的赞叹以及中国不必由“西装改穿唐装”一说,对历史研究这么深的人,原来是如此的开放一点也不古董。那么一席话说的太有道理了,而且的确凡事不能从极端角度考虑,那本《下辈子不做中国人》他也提到了,从观点方面批判了一番,我看见那本书也觉得太极端了,没对它有好感。昨天没睡觉,今天听讲座睡着了,打起了乎,还引起“围观”,丢人,幸亏刚打一下就被旁边的同学撞醒了,据说老余貌似也注意到了。
对于我这个文盲,从来不爱好文学,听过老余的三次讲座之后却有些想看他的书了,以后有空真得瞧一瞧。我很敬仰他的人生经历,钦佩他的某些人生观点。听了三次之后开始珍惜时下的点点滴滴,多积累点回忆,把发生的一切记录下来,所以我才开始培养写日志的习惯了。

 

2009年3月30日
今天是最後一节课了,说起来也快,不一会儿功夫就结课了。今天讲的是80-90年代的转变。这节课我觉得哲学道理特别多,但却又不是大道理,感觉听起来挺受用的。下面是几个观点我很赞同。
老余提到了他做院长的那段时间做过的他觉得很对的处事方式。将复杂的关系简单化就是不理会是非细节,在详细打听了谁是谁非之後很容易给那些人冠上偏见的帽子,处理事情也很容易感性化,说的不错,本来是统领全局的一个头子却深入了解到这么细致的问题真是没有那个必要,也容易影响处理的方式。
他爲了追求文学艺术而放弃了院长的职务,选择本身就是另一种放弃的开始,有得必有失,两只手都抓住有时很难两全,导致两件事情都做不好,人要懂得抉择,选择自己认为重要的,而舍弃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有取有舍,这样才能专心投入到一件事情把它做好。现实的我们通常都知道选择,因为凡是好的都想选择,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放弃,知道哪些是该舍弃的。
人的追求不该只停留在他们30岁所取得的博士学位或者成就上,否则在那以後的几十年就等於白活了,人一生最辉煌的时间只有那一刻,那么人生是不完整的,人应该不断追求新的成果、成绩,创新而不能永久或在某一个成功上。
另外上节课和这节课他都提到了他的“七年闭关读书史”,除了上班谋生之外不参加一切社会活动,还说道有个学生谈到自己要闭关读书的事情。我觉得可能是术业专攻的不同吧,或许文学历史是那样的,而现在的学生也不该盲从去“闭关”了,无论是法律、经济、金融、计算机、公共关系还是其他专业,现在的社会所要求的不是那些所谓的书生了,况且如今他们所谓的“闭关”与老余当年的情形不同,所领悟的也不同,这么闭关下去也只是死读书,现代化的社会还是需要最新的信息以及与人交流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几乎是与学历的程度在同一个层次甚至比学历更加重要的,个人意见而已。
总结一下四节课所讲的内容,老余鼓励我们保留自己的感觉去看待历史(但绝不是无考证的一味固执坚持自己老套错误的观点),而是去向一些经历过的老人求证。用书本记录的史官史以及整体史都不一定是最真实的,一切被概括的历史都忽略了其个别的历史细节,我们不该盲目地相信书本所记录的历史观念,而要唤醒自己身上的历史,用自己的角度去观察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世界,应该有自己的见解。
下次如果还有机会听老余的讲座一定去。